您的位置: 首页 >主任之窗>重要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动员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12 16:02:02 【字体:

同志们: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安排,6月至12月,县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对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今天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推动“一法一办法”在我县深入贯彻实施。

刚才,XX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法律法规辅导课,立芬同志宣读了执法检查方案,等一下,蔡武同志还要代表政府作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受主任会议的委托,就本次执法检查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

年初,我们在确定执法检查内容时,积极主动与市人大对接,结合我县实际,安排了2项执法检查活动,一是《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二是《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从这个月开始,县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开展“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活动,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1、这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义务教育法》自2006年修订实施以来,实现了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为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修订了《义务教育法》。现行的《义务教育法》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关心。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百年”目标,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事业,必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之路。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一法一办法”执法检查活动,既是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依法推进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法治的高度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2、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当前,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上好学”成为新的突出矛盾。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让每个受教育的孩子享受均衡公平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共同愿望,也理应是汉寿教育一贯的价值追求。近些年,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但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落后、师资结构不优、生源分布不均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放在百姓需求的第一位”。因此,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这次执法检查,就是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解决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教育发展成果,共享社会主义教育的优越性。

3、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对农村教育的影响尤其明显。农村教育被轻视、农村教育资源的强行整合、农村孩子出路迷茫等众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汉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是我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然而农村教育的发展跟不上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问题成为影响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主要问题。因此,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这次执法检查,就是要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的重新认识,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以适应国家的发展需要,促成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二、要抓实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执法检查是一项法律性、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做好做实前期准备工作尤其重要。在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要认真学习法律。执法检查是一种法定的监督方式,法律性和政策性很强。执法检查组的同志要强化对 “一法一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消化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相关汇报和情况介绍等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打牢基础,依法检查,依法监督。

2、要突出检查重点。“一法一办法”涉及的内容很多,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要根据我县实际,重点检查以下内容:一是依法履行义务教育职责情况。二是建立义务教育公共保障机制情况。三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四是加强学生教育及学校管理情况。五是贯彻实施“一法一办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六是对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议。

3、要把握时间节点。本次执法检查从6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分动员、自查、检查、审议、整改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任务在方案中都进行了明确,希望大家按照时间节点、任务安排和工作要求,一项项抓到位,要按照时间不推、任务不减、要求不降的标准,把这次执法检查抓出成效。

4、要严守工作纪律。这次执法检查成立了5个执法检查小组,各组由1名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队,参与人员多,检查范围广。检查组成员要严格遵守中央、省市县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做到高压线不触碰、红线不逾越、底线不突破,轻车简从,不搞排场,树立良好形象。

三、要写好报告

执法检查报告是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最终反映,报告写得实不实,分析问题透不透,提的建议准不准,直接影响执法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对于这一问题,我强调三点:

1、问题要搞准。张德江委员长曾经指出“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检验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效果,关键看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根据法律要求和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次执法检查确立了六个重点,前面我已经讲了,这里就不具体说。执法检查组成员要扑下身子沉下去,采取自查与抽查、分片检查与集中汇报、重点检查与一般检查、个别谈话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式,察实情、听真话,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对照“一法一办法”的相关条款规定,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搞准,避免“雾里看花”“蜻蜓点水”。 

2、原因要析透。执法检查发现问题不是主要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检查的初衷。如何有针对性的解决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执法检查小组形成执法检查报告后,要召开小组碰头会,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县人大执法检查组形成的执法检查报告在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前,要综合各小组的意见,如果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自身的原因,要一针见血指出,如果是社会层面的原因,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重教、支教的良好氛围;如果是国家层面的原因,要从我县实际出发,大力呼吁上级人大及时修改法律法规相关条款。

3、建议要可行。一是对于那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切实抓住作为监督工作的突破口,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着力促进有关方面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二是对于法律法规实施机关执法中遇到的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本着监督与支持相结合的原则,督促法律实施机关努力改进工作的同时,将他们遇到的问题通过执法检查报告反映出来,推动问题的解决。三是对于法律法规本身有待完善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总之,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改进的建议要有的放矢,便于操作,使报告体现人大工作的鲜明特色。

同志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要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认真做好对“一法一办法”的执法检查,推动“一法一办法”在我县的贯彻实施,为建设“生态宜居大湖经济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